精益生产咨询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领导力学院 > 专家视角 >

【优制咨询精益好文】正确的作业姿势助力提升员工作业效率

2025-06-04      
分享:

在当今竞争激烈的工作环境中,企业的生产效率和工作质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员工的工作状态和工作效率。然而,许多企业常常忽视了一个关键因素,那就是员工的作业姿势。


正确的作业姿势不仅有助于提高工作效率,还能有效预防员工疲劳和身体损伤,从而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本文将结合相关资料,深入探讨作业姿势的重要性,并分析如何通过采用正确的作业姿势来提升员工作业效率。



一、作业姿势对工作效率的影响

作业姿势是指员工在工作过程中身体所处的姿势状态,主要包括立姿、坐姿和坐-立姿。不同的作业姿势对员工的身体机能和工作效率有着显著的影响。


立姿作业适用于较大区域的控制器操作、需要较大肌力的作业以及没有容膝空间的机器旁作业等情况。然而,长时间站立会导致下肢肌肉酸痛、肿胀,使员工精力分散,频繁地调整姿势也会浪费一定的时间和精力,进而降低工作效率。例如,在流水线作业中,一些需要长时间站立进行装配工作的岗位,员工往往会在工作一段时间后出现腿部疲劳,动作逐渐变得缓慢,出错率也随之上升。


坐姿作业在持续时间长的静态作业、精度要求高的作业以及需要手足并用的作业中较为常见。虽然坐姿能够减轻劳动强度,降低员工的疲劳感,但长期久坐会使脊柱承受较大压力,导致脊柱变形,还会限制身体的活动范围和施力能力。对于从事办公室文案工作的员工而言,长时间坐在电脑前,身体活动少,容易产生腰酸背痛等问题,注意力难以集中,工作效率自然大打折扣。


坐-立姿作业是一种坐、立交替,以坐姿为主的作业方式。这种方式可以有效缓解单纯站立或久坐带来的身体疲劳,通过合理分配身体不同部位的负荷,使员工在工作过程中始终保持较为舒适的状态,从而提高工作效率。例如,在一些需要进行周期性操作和检查的岗位,员工可以适时地站立和走动,活动身体,减少局部肌肉的疲劳积累,保持良好的工作状态。


二、作业区域与姿势的适配性对效率的影响

作业区域的大小、形状以及工作面高度等因素与作业姿势的适配性,直接影响员工的操作便利性和工作效率。


在平面作业区域中,立姿作业能够触及的范围明显大于坐姿作业。当作业区域较大,需要员工频繁移动和操作不同位置的设备或元件时,立姿可以提供更大的活动空间,减少员工在工作过程中因频繁调整坐姿或起身而造成的时间浪费和身体不适,提高工作效率。相反,如果作业区域较小,适合坐姿作业,而员工却长时间站立工作,可能会出现身体疲劳、腿部酸痛等症状,导致工作效率下降。


在立体作业空间中,工作面高度的合理设置至关重要。无论是坐姿作业还是立姿作业,工作面高度过高或过低都会使员工的身体姿势处于不自然的状态,增加肌肉的紧张度,影响操作的精准度和效率。以坐姿作业为例,如果工作台面高度过高,员工需要弯腰、耸肩才能进行操作,容易造成颈部和腰部疲劳;而工作台面高度过低,员工的上肢会处于过度伸展状态,影响操作的灵活性和舒适度。同样,在立姿作业中,不合适的高度会使员工的上肢或下肢过度用力,增加能量消耗,降低工作效率。例如,在实验室操作台、橱柜装配等工作场景中,合适的工作面高度能让员工在操作过程中更加得心应手,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


三、优化作业姿势提升员工效率的策略

1、合理选择作业姿势企业管理者应根据具体的工作任务特点、工作区域大小以及员工的身体状况等因素,为员工合理选择适合的作业姿势,确保员工在工作过程中能够保持舒适、自然的身体状态,充分发挥工作效率。对于需要较大活动范围和较大肌力的操作任务,优先考虑立姿作业;而对于精细、静态且需要长时间持续的作业,坐姿作业可能更为合适;在一些需要周期性操作、兼具站立和坐姿优势的岗位,可以采用坐-立姿作业方式。


2、优化作业区域与工作面高度企业应根据不同的作业姿势和工作任务要求,合理设计和调整作业区域以及工作面高度。在设计作业区域时,应充分考虑员工的身体活动范围和操作便利性,确保作业区域的大小和布局能够满足员工正常工作的需求。对于固定工作面高度的设置,根据不同性别的员工以及作业类型(精密或轻负荷作业、一般或中等负荷作业、重负荷作业)来确定合适的工作面高度。例如,对于男性从事精密或轻负荷坐姿作业时,工作面高度可设置为 850mm;而对于女性从事一般或中等负荷立姿作业时,工作面高度可设置为 875mm(以地面为基础,取男女共用立姿作业一般或中等负荷作业高度范围的中间值)。


3、提供舒适的作业环境为了降低作业姿势对员工造成的身体疲劳,企业应为员工提供舒适的作业环境。在立姿作业区域,脚下铺设木板、橡胶板或有弹性的垫子,让员工穿着有软垫的鞋子,可以有效减轻下肢所受的压力,改善血液循环状况,缓解疲劳。在坐姿作业区域,选择符合人体工程学的座椅,能够调节座椅高度、靠背角度等参数,使员工的腰部、背部得到良好的支撑,减少脊柱的压力,提高坐姿的舒适度。同时,合理安排工作时间和休息时间,避免员工长时间连续保持同一姿势作业,让员工有足够的时间休息和活动身体,缓解肌肉疲劳。


4、开展作业姿势培训对员工进行作业姿势培训,让员工了解不同作业姿势的优缺点、正确的操作姿势以及如何根据工作环境和任务进行合理的姿势调整,提高员工对作业姿势重要性的认识。例如,培训员工在立姿作业时如何正确站立,保持身体重心的稳定,如何适当活动身体以缓解疲劳;在坐姿作业时如何调整座椅高度和坐姿,保持良好的腰椎曲度等。通过培训,使员工能够自觉地运用科学的作业姿势进行工作,减少因姿势不当而导致的疲劳和工作效率下降问题。



正确的作业姿势对于提升员工作业效率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企业在管理和运营过程中,应充分重视作业姿势的合理性,从合理选择作业姿势、优化作业区域与工作面高度、提供舒适的作业环境以及开展作业姿势培训等方面入手,为员工创造良好的工作条件,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通过对作业姿势的优化,不仅可以解决员工效率低下的问题,还能有效预防员工职业病的发生,增强员工的工作满意度和忠诚度,为企业带来更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版权声明:本文为优制咨询精益咨询师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

战略合作伙伴
优制XPS,一套体系,五大版权
为中国企业量身定制专属的精益运营管理体系!